近日,屏山法院秉持“强制执行有力度,司法为民有温度”的理念,通过“惩戒+疏导”双轨并行的执行策略,成功化解一起执行案件。既稳固了法律威严,又传递出司法的人文关怀,促成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全部义务,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。
2023年2月,王某与卢某协议离婚,约定卢某分期返还王某彩礼10万元,卢某支付首期2万元后,便未再履约。王某遂就到期的4万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法院经全面查控,仅划拨卢某银行存款6189.36元,暂未发现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。由于卢某既未到庭接受询问、也未申报财产、更未主动履行义务,法院依法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、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强制措施,还作出拘留10日的决定。因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,该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。
2025年3月,第二期4万元到期,王某再次申请强制执行,执行法官向卢某送达文书并传唤其到庭接受询问,此次卢某按期到庭。在交流中坦言,自己并非故意逃避债务,而是因户口迁移问题导致一系列不便,影响了履行能力。承办法官秉持公正与关怀,积极协调各方,为卢某解决实际困难。最终,卢某消除抵触情绪,多方筹措资金,主动将剩余款项一次性付清,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。
执行工作,需在维护法律权威同时,彰显司法温度。本案中,法院前期以惩戒措施形成威慑,后期针对被执行人实际困难释法析理,刚柔并济破解执行僵局。法官特别提醒,被执行人若因客观原因无法履行义务,应主动向法院说明情况、配合协商,切勿消极对抗。法院也将坚持“应执尽执”与“善意文明”并重,既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,又避免矛盾激化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